mínbīng

民兵


拼音mín bīng
注音ㄇ一ㄣˊ ㄅ一ㄥ
词性名词

民兵

词语解释

民兵[ mín bīng ]

⒈  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人民武装组织。也称其成员。

militia,people’s militia;

⒉  古时称列入兵籍,平日从事农业生产,战时应召入伍的农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时指乡兵,列入兵籍,有事则征召入伍。

《资治通鉴·后唐明宗长兴元年》:“董璋 閲集民兵,皆剪髮黥面,復於 剑门 北置 永定关,布列烽火。”
《玉海》卷一三九引《庆历兵录》:“凡军有四:……四曰民兵,农之徤而材者籍之,闕者輒补,岁一閲焉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三九回:“可速招募民兵, 亮 自教之,可以待敌。”
清 何焯 《义门读书记·欧阳文忠公文》:“御边非参用民兵,不可习其地利,知贼虚实。”

⒉  指民间组织的武装。

⒊  今指不脱离生产的、群众性的人民武装组织。亦指这种组织的成员。

邵子南 《地雷阵》:“组织民兵,他当了武委会主任,又改为中队长。”
邵子南 《地雷阵》:“吃罢饭, 李勇 就到中队部去,集合民兵,整理爆炸工具。”

国语辞典

民兵[ mín bīng ]

⒈  由人民组织而成的武装部队。平时将军事教育实施于民间,使国民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及技能,遇战时组织起来编成部队,担任战斗任务,称为「民兵」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一三回》:「临敌则驱民兵在前,名曰『敢死队』,贼势浩大。」

英语people's militia, militia, militiaman

德语Miliz, Volksmiliz (S)​, Milizionär, Milizsoldat (S)​

法语milice, armée de milice

分字解释


※ "民兵"的意思解释、民兵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村长啊,我们还要种粮,要用大概一百五十斤的粮食,种完粮后还要转两三个民兵,用粮很凶啊!

2.在华北行军途中,自己背着沉甸甸的胶泥,稍有闲隙就修改圆雕《民兵》的草稿。

3.后来被公安部队和民兵武装合围在他的老巢叶家岔时,也不思悔过,负隅顽抗,最终被击毙。

4.最壮大的什叶派民兵马赫迪军遵守停火协议,民兵暴力大幅下降。

5.甲乙两村的民兵守望相助,盗贼从此再也不敢侵扰了。

6.硕大的月亮颜色如杏,坐落树头,使那些低垂的树枝更低垂。有一个半疯的民兵竟然对着月亮开了枪。月亮抖了抖,毫发无伤,更柔和的光线发射出来,向我传递着远古的信息。莫言

7.甲乙两村的民兵守望相助,盗贼从此再也不敢侵扰了。

8.8日,卢旺达西南部的吉贡戈洛省的图西族人逃到穆兰比村避难,但是遭到赶来的胡图族民兵的野蛮屠杀,5万多人全部丧生。

9.10月31日上午,昭通市大关县政法委组织当地公安、消防、武警、民兵、医院等部门,开展了大关县反恐维稳应急实战模拟演练,反暴恐演练现场很逼真。

10.韩美丽变本加厉,带着基干民兵到处割尾巴,并要求牛大胆起带头作用,先把自家祖坟上的三棵枣树给割了。